首页 > 新闻资讯 > 敦煌文化 >

深切的关怀 巨大的鼓舞——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考察回访记·嘉峪关

日期:2019-08-23 01:08 来源:甘肃日报 字体:

11.jpg

在嘉峪关关城游览的游客高兴地分享拍摄的照片和视频。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李近远

22.jpg

游客在嘉峪关关城前合影留念。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铁梁

33.jpg

嘉峪关大景区管委会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铁梁

44.jpg

嘉峪关关城。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铁梁

  八月的嘉峪关,草木葱茏,湖光潋滟,燕子在关城轻捷地翻转、环绕,“啾啾”鸣啭,一派喜气祥和。

  8月20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嘉峪关考察。他登上嘉峪关关城,察看关隘、建筑布局和山川形势,听取长城文物遗产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情况汇报。

  循着习近平总书记在嘉峪关考察的足迹,记者第一时间进行回访。在仍然处于惊喜和感动中的人群中,深深感受到总书记对以长城为代表的中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高度重视,切身感受到广大群众对总书记的衷心爱戴,深切感受到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嘱托,保护、传承历史文化的坚定决心。

  “万里长城——嘉峪关”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也是长城沿线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为壮观的古代军事城堡,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美誉。

  8月20日上午9时许,前来嘉峪关领略雄伟关城和大漠风光的游客,惊喜地遇到了面带微笑、步履稳健步入关城南闸门的习近平总书记。

  “感觉一下子很多人围拢了过来,大家都在高喊总书记好!总书记停下脚步,向游客们微笑招手致意!”讲解员张晓燕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场面,心潮澎湃。

  嘉峪关关城戏台坐南向北,面宽三间。戏台中间设木制隔墙,把前后台隔开,是当时城内居民,过往商旅和守城官兵的娱乐场所。据张晓燕回忆,在戏台前,总书记仔细端详并饶有兴趣地问道:“这个戏台,是不是当时守关将士观看表演的地方?”“是的,总书记。”听到她的回答,总书记点头说:“不错。”

  嘉峪关关城在东西两侧分别建有2座瓮城,分别环绕回护内城东、西门,在战争防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总书记穿过朝宗门走进东瓮城,环顾四周后说:“瓮城,很多古城都建有瓮城!”

  正在东瓮城游览的游客见到总书记喜出望外,发出一阵又一阵惊喜的呼喊声,快速聚集到了总书记周围。“你们都从哪里来?”总书记亲切地和游客们握手寒暄。

  来自江苏的游客王东明说,看到总书记从马道拾级而上,游客们呼喊致意、招手问候、拍照留影……尽情表达着对总书记的爱戴之情。

  “很慈祥、很亲切,能和习爷爷握手,感觉就像做梦一样!”回想起握手场景,来自安徽的王夏韵小朋友激动不已,她告诉记者,当时和她同行的舅舅、舅妈、表弟都和总书记握了手,此次嘉峪关之旅太珍贵了,值得回忆一辈子。

  “总书记很亲切和蔼,领袖风范、领袖魅力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来自北京的游客许珂告诉记者,虽然生活在北京,没想到和总书记最近的接触竟然是在嘉峪关。虽然没有和总书记握上手,但是他用手中相机定格许多总书记和游客亲切互动的瞬间,他将永久珍藏这些照片。和许珂一样,关城内的游客们纷纷举起手机拍照,打电话、发朋友圈,与亲友们一起分享无尽的喜悦。

  “感觉四处都是此起彼伏的欢呼声。”张晓燕说。

  和总书记一起穿过光华门门洞,来到光化楼北侧与东城墙相交的城墙“燕鸣壁”。正在内城里游览的大量游客看到总书记,瞬间汇集成欢乐和激动的海洋。

  “总书记看着墙体上石头敲击留下的痕迹问我:‘以前出战之前,都要敲击?’”

  “是的,现在为了保护城墙墙体,不再允许直接敲击墙体。您看,现在旁边放置一大块顽石,用小石头去敲击会发出如燕鸣般‘啾啾’的声响,这个被称之为‘击石燕鸣’。”张晓燕回答说,“听了我的回答,总书记满意地点了点头。”

  在张晓燕看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长城的保护十分关注。“走着走着,总书记就回过头问我。比如‘这个城墙有多高?’等问题,都问得很仔细。”

  “这段城墙怎么和别处看起来不太一样?”据张晓燕回忆,习近平总书记指着一段城墙问她。总书记指的,正是嘉峪关关城保留下来的原始城墙段。嘉峪关城墙采用黄土夯筑。当时,黄土需先经大轱辘车反复碾压,过大木筛,筛好的黄土烘干烤熟,掺入麻刀和灰浆,为了增强黄土的黏结强度,还需掺入糯米汁搅拌。肩扛背驮,牛马套拉,然后将筛选出近六万立方米可用的成土,一层层地搅拌,一层层地夯筑,墙基就这样在民夫们躬身夯筑的汗滴中一寸寸地垒起……伴随着讲解,筑关的历史画面浮现出来。

  “这就是那块定城砖?”“历史上真有记载吗?”总书记指着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的一块砖问道。张晓燕作答:“是的,有记载,当时筑城工匠精通九九算法,用工用料十分准确和节省。”总书记赞叹说:“真是大国工匠!”

  看到总书记从西马道下来,内城游客迅速围拢过来,大家簇拥着总书记往前走,每个人都拿出手机,拍摄这注定终身难忘的一幕。“在敦煌没见到总书记,万万没想到在嘉峪关圆梦了!”来自江苏常州的蒋波说,他和16名亲戚朋友一起组团到河西走廊旅游,遇到总书记,大家都十分激动,迫不及待地分享自己拍的照片,兴奋地向远方的亲友告知这一消息。

  来自江西九江的游客丁炎虎说,目睹总书记离自己越来越近,他心里涌上无尽的激动。当时,他带头喊“习主席好!”“中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很多游客都跟着他喊,大家发自肺腑地表达对总书记的衷心爱戴。

  穿过柔远楼门洞,再经西瓮城,走出会极门,总书记边走边看,不时停下脚步,微笑着与游客招手互动。

  在嘉峪关城楼下,嘉峪关市委书记李忠科向总书记汇报了嘉峪关长城历史文化保护情况。近年来,嘉峪关市启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对万里长城——嘉峪关实施全面系统的保护维修。该工程共包括三个部分,嘉峪关长城本体保护维修工程、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工程……

  听完汇报,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人们提起中国,就会想起万里长城;提起中华文明,也会想起万里长城。长城、长江、黄河等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

  嘉峪关市境内长城墙体43.6公里,壕堑12.94公里,关堡8座,烽火台和敌台共49座。从开启长城“身份证”编码,到设置长城保护员,再到日常维护、数据监测预防性保护等,近年来,嘉峪关市多措并举,积极实施长城抢救性保护……

  听着长城文化资源抢救性保护举措介绍,总书记频频点头肯定,他缓步走出嘉峪关关城,并在“万里长城——嘉峪关”文物保护碑前拍照留念。

回首巍巍关城,远眺绿洲钢城。习近平总书记对嘉峪关关城保护和嘉峪关城市建设给予充分肯定。

  “听到总书记的肯定,作为‘看门人’,我的内心澎湃万千,感到特别自豪!”嘉峪关大景区管委会主任赵金山激动地说,他将与同事一起牢记总书记嘱托,守护好长城文化遗产。

  总书记考察时,来自西南财经大学暑期实践队的11名大学生正在关城开展丝路文化旅游市场调研,大学生陈琪回忆说,看到总书记,大家都激动地欢呼了起来,纷纷围拢过去拍照留念。

  “没想到总书记对长城文化保护这么重视,我们真是来对了!今后,我们将循着总书记的足迹,认真学习研究丝路长城文化,传承守护好中华民族的精神高地!”大学生王乐琪说。

  “一江碧水穿城过,半城草木半城湖。”嘉峪关市因关得名,经过几代人不懈奋斗,如今全市公共绿地已经达110多处,大型生态公园7座,人工湖20多个,城市人均水域面积达27平方米。

  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工业旅游城市崛起在嘉峪关关城脚下。

  一边保护,一边有效利用。嘉峪关市注重发挥长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作用,尽量让文物“活起来”。2018年,嘉峪关文物景区接待游客160万人次。

  临上车前,习近平总书记回过身来,主动和张晓燕握手告别,道声辛苦。回忆起这难忘的一幕,张晓燕感慨地说:“总书记真是太亲民了!”(文/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李近远 张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