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是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近日,甘肃省各级各类博物馆纪念馆按照省文物局统一部署,紧紧围绕“保护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这一主题,通过举办红色主题展览、开展党日活动、举办专题讲座、开展文博知识竞赛、社教研学、“四进”活动等多种形式,策划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
兰州市:
兰州战役纪念馆、西固区博物馆、西固区文化馆、西固区图书馆在金城公园举办了“保护革命文物 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宣传展演活动。广场摆放了“兰州战役与西固工业辉煌”红色主题展板。武术八门拳、军傩舞《出征》热闹上演,让群众近距离了解非遗。此外,活动现场还进行了两轮非遗知识问答共20道题,并为参与群众颁发小礼品。
兰州市博物馆组织白银路小学的小小志愿者在市博门前进行了志愿宣誓,邀请民勤街社区远行诗社为大家带来了《离骚》《沁园春·雪》等爱国主义诗歌朗诵,并为观众发放了馆藏文物图册、文物保护法、博物馆条例等宣传资料。
皋兰县博物馆联合中共皋榆工委纪念馆、皋兰县档案馆走进皋兰县城北社区三厂家属院进行主题宣传活动。通过悬挂主题横幅,宣传标语、摆放文物图片展板、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提高了群众文物保护意识。
安宁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安宁区文化馆通过展出展板、发放宣传资料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出等方式,在仁寿山广场举办了主题宣传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表演了“兰州太平鼓”、“兰州鼓子”、“杨式太极拳”、“兰州太平歌”及“狮舞”;金石传拓、剪纸、刺绣等多项非遗工艺传承人现场重现了濒临消失的珍贵传统文化艺术。
永登县博物馆在体育场举办了非遗项目皮影戏和硬狮子舞表演,举办革命故事讲解活动,组织老年大学学员参观博物馆,同时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宣传和介绍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吸引了群众驻足围观。
永登县革命类纪念馆以组织馆际交流、讲解员宣讲、红色文化展览、发放宣传材料、开展革命文物知识讲座等多种方式,开展文化和遗产日革命文化的宣传工作。纪念馆编印了《丝路重镇红色永登》宣传册1000册、宣传折页2000份和《西北孔道》纪录片100张,分送给全县各党委、党支部。此外还选派人员赴永登县引大入秦工程田间管理处开展“大美永登红色丰碑”专题讲座,并赠送了红色文化资料50份。
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将“热血陇原——八路军驻甘办事处和甘肃抗日救亡”展览送到了秦王川永登第五高级中学。并在遗产日当天展出“红色记忆——馆藏精品革命文物专题展览”,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彩页、选派讲解员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共接待群众咨询3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
榆中县张一悟纪念馆开展了红色展览进校园进军营活动、“我们的节日·端午”、革命烈士、革命人物后代座谈会等系列活动。6月8日活动当天,开展了“保护非遗留住乡愁”非遗宣传和“榆中骄子”全县革命人物事迹展宣传活动以及第一届馆内革命烈士、革命人物后代亲属座谈会,张一悟烈士的孙子张加宁等20余人参加座谈。
永登鲁土司衙门博物馆通过售票窗口电子屏宣传和讲解员宣传介绍文物保护知识等方式,引导市民参与文物保护。
嘉峪关市: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举行“我和文物捉迷藏”主题社会教育活动,同时向游客发放宣传册及法律法规宣传单等,并在LED滚动屏播放第三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及宣传口号。
金昌市:
金昌市博物馆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新馆开馆一周年系列活动。省博物馆馆长贾建威、金昌市副市长耿军等200多人参加了开幕式。金昌市博物馆新推出“动“舞”陇原——甘肃省博物馆馆藏动物标本展”“明清古物话河西——嘉峪关长城博物馆馆藏明清文物精品展”“梦想——车夫攀登珠峰纪实图片展”“指尖艺术——金昌首届民间剪纸艺术作品展”四大展览。此外,还开展了“红色之旅”主题教育、“找寻历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以及流动展览进基层等活动。
白银市:
白银市博物馆举办了“感读毛主席诗词,传承红色基因”讲座,“甘肃省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白银历史文化资源图片展”,发放了遗产日特刊、传统文化口袋书,并向参观群众提供文物知识咨询讲解。同时还举办了主题为“国旗、国徽、党徽”的未成年人研学之旅活动,小朋友动手参与制作国旗、国徽、党徽,了解我们党伟大的发展历程。
景泰县博物馆开展了“品味端午,传承文明”主题社教活动。工作人员将历史、民俗、诗歌相融合,为小朋友和家长们介绍了端午节的由来以及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悬艾草等传统习俗,粘龙舟、做香囊环节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
红军西征胜利纪念馆组织讲解员带着道具军号、石磨、银元等文物,引导同学们从认识革命文物开始,讲述革命文物故事,讲述平川红色历史;通过革命文物手工制作活动,让孩子们在革命文物的制作过程中,重温革命历史。遗产日前夕,应水泉镇党委的邀请,红军西征胜利纪念馆为水泉镇的党员干部讲授了党课《平川革命历史浅谈》,同时联合平川区文旅局,到靖远起义发生地打拉池,通过宣讲展板、宣传册,提高群众对革命文物的认知度和保护意识。
靖远县博物馆 “乐知课堂”走进靖远县第一幼儿园、三合荣茂侨心小学,为孩子们普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相关知识,介绍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相关知识和端午节习俗,讲解了关于二十四节气知识,朗读二十四节气歌、引导小朋友动手制作荷包。
景泰县博物馆开展了“流动博物馆走进黄河石林”展览活动;联合景泰县文化馆,在该馆院内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展”,展出“景泰县历史文物图片展”、“红色记忆——西路军在景泰”图片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展”等。
近日,会宁县博物馆举办系列活动迎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先后送流动展览进党家岘乡、五七农场、中川镇、中川镇中川村乡村记忆博物馆、河畔镇中心小学、会州博物馆等,并开展博物馆讲座进课堂活动。遗产日当天,举办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庆祝活动暨“山水因缘——范振绪书画艺术展”会宁展开展仪式,同时举行了第五届小小讲解员授牌仪式。
天水市:
大地湾博物馆举办系列活动迎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到来。一是举办“史前工坊”——精彩陶埙演奏展示非遗技艺主题社教活动,让“文物活起来、生活美起来”。二是在秦安县五营中学举行“陶风彩韵——陶器的制作与绘画”主题社教活动,将大地湾文化与文物知识送进校园。三是端午节当天,为在博物馆参观的观众送上了“祈福五彩绳”并戴在手腕上。遗产日当天,举办了“在文明的发祥地讲文明——讲好文物故事”主题讲座,讲述大地湾遗址出土一级文物人头形器口彩陶瓶的发掘过程及其艺术价值。
武山县博物馆到洛门礤石川人民舞台广场举行主题宣传活动,展出“武山县博物馆馆藏精品文物图片展”“红色文物图片展”和“武山文化创意产品图片展”流动展览等,悬挂主题横幅,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同时,现场还举办了武山旋鼓舞、武术、唢呐及道情等非遗节目展演。同时,在县博物馆文创展厅还举办了“浓情端午 ‘粽’想未来”主题社教活动。
天水民俗博物馆举办“新时代 新传承——文化遗产让生活更美好”主题系列活动。一是香包制作体验活动。刺绣工作室的高级工艺美术师为大家讲解了香包的历史渊源及文化内涵,社教专员为大家发放了香包制作的材料包,按程序进行香包创作,并向参与者赠送了粽子;二是开展“非遗保护,中国实践”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折页、张贴宣传海报、游客参与“知网杯”甘肃革命文物知识大赛竞猜、免费发放博物馆文创产品等形式推出精彩纷呈的遗产日文博活动;三是联合奕晨语言艺术中心一起演绎走入当代生活的文化遗产,小品《博物馆奇妙夜》《讲解员的一天》通过讲述文物故事鼓励青少年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弘扬主体;四是开展非遗展演活动,现场展示了皮影戏。
张家川县博物馆通过展出展板、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赠送书籍等方式,营造良好的文化遗产保护氛围,提高全民保护意识。此外,张家川县博物馆还举办了以“粽情端午,香囊纳福”为主题的手工香囊制作社教活动。
武威市:
武威市雷台汉文化博物馆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一是在雷台前园广场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博物馆条例》等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宣传活动;二是开展“浓情端午”主题社教活动,讲述端午节的由来、习俗、传说故事以及端午诗词,编制端午五彩绳和香包。
武威市博物馆、西夏博物馆举办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宣传活动,通过摆放精品文物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社会公众介绍文物知识和文物保护法律法规。
张掖市:
肃南县民族博物馆联合石窝会议纪念馆,举办了“百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展览活动,举办了精品红色影片《祁连山的回声》免费展映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专场文艺演出。该馆还邀请县职教中心二十多名学生在馆内举办了“裕固头面绽芳华非遗文化润心田”裕固族头面手工制作体验活动;邀请了县幼儿园120名学生到馆内参观,以通俗易懂的讲解方式为小朋友们讲解了裕固族历史和文化传承。
临泽县博物馆、县文化馆、临泽战役纪念馆在县文体中心广场悬挂宣传横幅、设置咨询服务台、摆放革命、历史、民俗文物专题展板共80余块,并举行面塑、剪纸、雕刻艺术展演互动活动,共吸引4000余群众驻足观看参与,发放宣传资料7000余份。
甘州区西路军烈士纪念馆在大佛寺广场开展了主题宣传活动。流动展板集中展示了2015年以来各类重大参观接待和社会教育活动;工作人员向群众发放《甘肃省文物保护条例》《博物馆条例》、纪念馆宣传册等资料400余份。
山丹县博物馆在山丹县东乐中心小学举办了“非遗小画家”社会教育活动,捐赠图书近300册。
酒泉市:
酒泉市博物馆举办了“剪纸中的革命文化”——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社教活动,邀请了酒泉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传承人介绍了剪纸的相关知识,并为小学生们展示了各种剪纸作品,大家在老师的指导下剪出了许多漂亮的剪纸作品。
敦煌市博物馆举办敦煌丝路世界文化遗产公益巡展启动仪式。公益巡展是用20组分辨率达到4k的超高清电子画屏以动态的形式呈现给观众,用三维全景VR等方式展示悬泉置遗址、玉门关遗址的地理风貌、遗产价值,考古发掘过程等,并由此拓展出多情景互动体验活动“我是刀笔吏”。极大的方便了社会公众了解和认知身边的文化遗产。
阿克塞县博物馆在玉门市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宣传交流活动。展示哈萨克族传统歌舞,举办“蓝天中的终极猎手——哈萨克猎鹰”和“我们的节日——纳吾热孜节”专题流动展进学校活动,同时还开展了馆际交流研讨会。
肃州区博物馆在肃州区北苑学校开展了以“民族节日 代代传承多彩手绘 快乐端午”为主题的青少年主题社教活动。通过现场讲解、PPT演示、互动问答等形式,让同学们了解了相关的传统文化。随后,同学们还集体观看了《肃州区博物馆宣传片》,进一步学习和了解了家乡的历史文化。在博物馆工作人员和学校美术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自主在素陶罐上绘制了“端午吉祥物”,用艺术和想象来表现自己对“端午节”的理解和喜爱。
平凉市:
平凉市博物馆围绕现存于宝塔公园内的北宋天圣铜钟,开展了“保卫天圣·绘面筑亭”少儿探索活动。小朋友分为“脸谱绘色保护者”和“筑亭卫钟传承人”两个角色,通过完成自己的角色任务寓意保护铜钟。老师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中脸谱的历史由来、色彩特征以及角色变化等内容。各位小小“传承人”拿起自己手中的拼接木块,化零碎为神奇,构筑起了一座座精美漂亮的亭子,为文物守护贡献自己的匠心精神。
华亭市博物馆联合华亭工委纪念馆开展了“保护革命文物”专题知识讲座和非遗端午节进校园活动。同时还在文物展厅、安口窑陶瓷展馆和文化街社区悬挂宣传口号横幅,在人民广场陈列文物宣传展板,设立宣传咨询点,散发宣传资料,循环播放华亭市博物馆宣传纪录片。
庆阳市:
庆阳市博物馆作为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甘肃文博活动主会场,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一是在庆阳市博物馆广场展出了甘肃省博物馆、南梁革命纪念馆和各县区红色纪念馆“红色甘肃”、“红色庆阳”流动展板136面,介绍了庆阳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事件和伟大意义。二是举办“端午飘香 绚丽庆阳”庆阳皮影展,全面展示了庆阳皮影厚重独特的艺术风貌。三是举办“巧手缠粽”非物质文化遗产缠制七彩粽。四是跟着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学剪纸。五是组织学生用彩笔画出香包的精美图案,跟着庆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学习香包缝制,在老师的指导下共完成作品30余件。六是学制陶技艺,在老师的指导下从和泥、拉胚到成型,同学们基本掌握了陶艺制作工艺。
6月4日至8日,陇东民俗博物馆结合 “第十七届庆阳端午香包民俗文化节”,以展板形式展出馆藏文物精品,联合庆阳市收藏家协会举办红色文化展,并配备讲解员与志愿者现场义务讲解。
宁县博物馆宣教部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走进宁县县城幼儿园组织开展粽情飘香活动,讲解员为孩子们讲解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并指导幼儿制作“香包粽子”。
宁县革命历史纪念馆、宁县县委党史办联合走进宁县晨光中学,开展“保护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活动。展出王孝锡烈士革命事迹展板9块,赠送和发放红色书籍、“保护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宣传资料300多份。
华池县博物馆与城壕初级中学共同举办以“保护文物 人人有责”“传承华池优秀历史文化、弘扬南梁精神”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城壕初级中学七、八年级160多名学生参加了演讲比赛。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6名。
山城堡战役纪念馆4名工作人员走进红星小学四年级1班,解说员通过播放PPT,向同学们讲解山城堡战役及发生在山城堡战役中的英雄故事,同时还组织观看《红军西征第一战—曲子战斗》和《激战山城堡》短片视频。
定西市:
6月5日,岷县博物馆在岷县清水镇“端午庙会”期间开展了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展出“盛世岷州——岷县博物馆馆藏文物精品展”和“绿石集萃——岷县博物馆馆藏洮砚精品展”两个流动展览,同时发放了《岷风遗韵——岷县博物馆民俗文物展览图册》“大千师友”“明清书画”、文物保护法等宣传资料。
临洮县博物馆联合陇右革命纪念馆共同在甘肃农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举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工作人员以“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传承红色基因是党性教育”的主题主线,通过PPT给应用技术学院的200多名同学们上了一堂以“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陇右精神”为主题的革命传统教育课。
陇西县博物馆举办“五彩丝线?粽情一夏”主题社教活动。讲解员老师介绍了端午节的起源及节日习俗,随后“丝线绕香囊”这一环节,手把手带领大家制作了一个个精美又实用的五彩“粽”香囊。
陇南市:
武都革命历史纪念馆把“流动展馆”送进东江中心小学,讲解员结合展板内容,图文并茂地为师生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革命课程,随后的互动活动中,讲解员和同学们分别表演了红歌朗诵、合唱、独唱以及舞蹈等。
6月4日,成县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在宣传文化中心广场举办文化遗产宣传展演活动。活动以“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展、成县红色文化、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知识有奖问答、播放宣传片、纪录片等多种形式为大众呈现,用可听可看可感的方式,引导公众关注、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
两当县博物馆在显龙学校举办“金猪拱福——乙亥新春猪生肖文物图片展”和“传播与传承——全市文物资源图片展”展板36块,举办“传播与传承——自然和文化遗产知识”为主题的文博讲堂,播放“两当县文化遗产保护”专题视频,发放宣传材料1000余份。
武都革命历史纪念馆把“流动展馆”送进东江小学、祁连山水泥厂,为企业工人和同学们送去红色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开展了有趣的互动活动。
临夏州:
6月8日, 临夏市博物馆和非遗中心以“非遗保护,中国实践”为主题,以演出等形式展示了临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同时还举办了流动展览展示临夏历史文物,增强了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使广大群众更加关注本土文化及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甘肃省文物局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