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甘肃文旅 >

2017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有序开展

日期:2019-05-23 11:05 来源: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字体:

  为顺利完成我省2017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的通知》要求, 甘肃省非遗中心通过制定实施方案、采取竞争性磋商等工作程序,选择了四家影视公司对我省10名70周岁以下(含70周岁)的国家级传承人进行抢救性记录。

  抢救性记录工作是采用数字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代表性传承人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通过口述片、传承教学片、项目实践片、综述片,浓缩传承人一生的艺术精华。5月17日—21日,省非遗中心协同中标公司组建抢救性记录工作小组,正式启动拍摄工作并开展前期调研。省非遗中心负责人李渤分别带领各项目负责人及拍摄团队赴兰州市永登县、金昌市永昌县、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与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及项目保护单位相关负责人进行座谈,开展工作对接与沟通,为项目及传承人拍摄做好准备工作。

图片1.jpg

      省非遗中心工作组与兰州太平鼓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缪正发老师进行座谈,了解该项目保护、传承情况,听取传承人的意见和建议。

图片2.jpg

      工作组前往传承人家中进行实地查看,对拍摄地点进行勘察,初步落实拍摄场地以及专访相关人员,为即将开展的拍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图片3.jpg

      抢救性记录工作小组赴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与国家级传承人柯璀玲(裕固族服饰)及项目保护单位负责人座谈、交流,收集资料,开展田野调查。

图片4.jpg

参观柯璀玲老师的尧熬尔裕固族民俗博物馆。

图片5.jpg

项目保护单位负责人介绍裕固族服饰。

图片6.jpg

抢救性记录工作小组在金昌市永昌县文化馆与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永清老师(永昌卍字灯俗)及项目保护单位负责人座谈。

图片7.jpg

陈永清老师介绍(永昌卍字灯俗)项目。

图片8.jpg

工作组在永昌县红山窑乡毛卜喇村开展田野调查。

  工作组对国家级传承人希热布(甘南藏族唐卡)的非遗技艺进行考察,成果以及工作场所、生活场所、礼佛场所均进行了细致的调研和记录,为甘南唐卡项目抢救性工程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图片9.jpg

工作组与国家级传承人希热布(甘南藏族唐卡)弟弟贡却桑丹在唐卡展览中心合影。

图片10.jpg

工作组调研了解唐卡制作技艺。

  通过此次工作调研,省非遗中心抢救性记录工作小组对即将实施的拍摄有了初步的计划,并根据调研成果,制订了详细的拍摄方案,努力使我省非遗瑰宝得到更好的保护。(文/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康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