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由敦煌研究院与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湖南电广传媒共同主办,韵洪传播、上海听音寻路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谭盾《敦煌·慈悲颂》2019中国巡演”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主办方代表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先堂致辞,赞誉谭盾《敦煌·慈悲颂》是敦煌壁画的创意性表达,是“中国故事、世界表达”的一次实践,是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
《敦煌·慈悲颂》是谭盾先生以敦煌为灵感历时六年创作的最新作品,分为《菩提树》《九色鹿》《千手千眼》《禅园》《心经》《涅槃》六部分,法国里昂国立管弦乐团及德国吕贝克合唱学院等来自19个国家的二百多名音乐家参加演出。作品唱词包含佛经和中国古典诗词,以中文和梵文写就,富于东方哲学和禅意之美的作品加上西方交响乐团的演绎,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道德价值观念,展现了敦煌艺术的国际影响力,是一部以敦煌壁画故事为蓝本,传承中华文明和敦煌艺术的文化赞歌。
中国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欧洲是丝绸之路的终点。民心相通,文化先行,“一带一路”建设的民心相通之道,不只是加强相互了解,更在于创造共同记忆、共同身份、共同未来。“一带一路”,就是基于古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记忆,在变化的世界激活“丝路精神”。而《敦煌·慈悲颂》全新诠释敦煌千年回响,开辟了一条全世界都能听得见的丝绸之路,此前《敦煌·慈悲颂》在德国、澳大利亚、美国及中国香港等地的演出都获得极大成功,更被广大乐评人及媒体誉为“西有《欢乐颂》,东有《慈悲颂》”。
巡演将于六月正式开启。作为中法建交55周年的献礼之作,分别在西安、敦煌、长沙、青岛、上海和北京等六城市共计八场演出,其中6月21日和6月22日两场为《欧洲之夜》演出,将作为中法文化交流的特别献礼。此次巡演活动将极大地提升敦煌文化艺术的国际影响力,为第四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和第九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的举办营造良好氛围。
谭盾介绍创作历程
舞蹈家陈奕宁现场展示敦煌反弹琵琶乐舞
(甘肃省文物局 图片来源于网络)